到处都是大量的信息,但有些可能复杂难懂。我们在此列出了一些你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你也可以点击这个页面浏览相关信息:TranslateCovid19.org
我们也这样!但是…目前病毒仍和之前一样危险。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你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仍然很高。
让商店长期关门或者让大家长期待在家里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待在家里可能意味着收入减少或者没有收入。商店是为了社会利益不得不关门。大家都希望能见家人和朋友。在预防大家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和确保大家能够维持生活之间,我们需要取得平衡。即使经济重开了,我们仍然需要采取必要措施来避免自己感染病毒或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为了确保你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以下是最重要的两点:
为了减少自己感染或感染他人的风险:
美国和全球的卫生专家目前都建议每个人只要出门在外都应该戴面罩,并确保面罩遮住嘴巴和鼻子。如果你感染了2019冠状病毒(即使你自己不知道),戴面罩可以防止你把病毒传给其他人。戴面罩也有助于减少你吸入的病毒量。
面罩要把嘴巴和鼻子都遮住才有效。
很容易就可以自己缝制一个能够清洗并反复使用的布面罩。
你也可以戴购买的一次性面罩,但为安全,只能使用一次。使用过后立刻扔进垃圾桶。
远离其他人可以减少吸入病毒或者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的风险。即使看起来完全健康的人也有可能携带病毒,因此应当始终与任何不与你同住的人保持至少6英尺(2米)的距离。很遗憾,也不能拥抱或者握手。
你的手很可能会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沾上了病毒。经常洗手,并且用肥皂和水仔细洗手可以减少感染2019冠状病毒或将病毒传给他人的风险。
冠状病毒在拥挤的场所更容易传播。在这些地方也更难与他人保持6英尺(2米)的距离。周围人越多,其中有感染者(即使他们自己不知道已经感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拥挤的地方,如果每个人都戴面罩遮住口鼻可以降低一些风险,但仍需要尽可能与他人保持距离。
如果你不得不去拥挤的地方,请戴面罩,尽量确保其他人也戴面罩,并且尽可能与其他人保持6英尺(2米)以上的距离。
如果你与一个大家庭或者与很多其他人住在一起,以下是如何安全宅家的建议:
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飞沫传播。室外有更多新鲜空气,吸入其他人呼出的病毒的风险更低,因此更安全。但即使在室外也需要戴面罩和保持距离。
保持距离和避免接触2019冠状病毒感染者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待在家里。如有可能,在家远程上班,从家里远程购物。
2019冠状病毒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烧、咳嗽、气短或呼吸困难、怕冷、怕冷反复打寒颤、肌肉酸痛、头痛、喉咙痛、最近出现的闻不到或者尝不到味道。
如果你症状严重(呼吸困难、持续的胸口痛或胸闷,或持续呕吐),打电话给你的家庭医生,拨打911,或者去医院急诊室。
如果您没有家庭医生但需要找一位,拨打211(选项 6) 求助。即使你没有健康保险或者没有合法居留文件,他们也会提供帮助。
要做检测,你首先需要打电话给你的家庭医生或者一个医疗机构。
如果你的家庭医生不能帮你做检测(或者你没有家庭医生)而你住在洛杉矶县内,点击这个链接:covid19.lacounty.gov/testing
如果住在其他县,点击这个链接:covid19.ca.gov/testing-and-treatment-zh-hans
如果你需要自我隔离,以下是相关指南。
点击以下链接:
关于工作、经济援助、政府福利、家庭暴力和其他各种问题的信息(多种语言)
病毒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小颗粒。病毒可以引起疾病,比如流感。病毒有很多类型,每个类型又包括很多不同病毒。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其中的一种病毒导致了2019冠状病毒病,这种病毒的科学命名是SARS-COV-2。
病毒可以悬浮在空气中,可以在水中、你的皮肤或其他物体表面上存活。有些病毒只能存活几分钟,但有的可以存活几天。患了2019冠状病毒病的病人打喷嚏、咳嗽或呼吸时,含有病毒的飞沫可以进入到空气中。这些飞沫可以在空气中存在一段时间。当你吸入这些飞沫,就可能会被病毒感染。这些病毒也可能沾在手上,从而被带到门把手或其他物体表面上。当你碰到污染的门把手,病毒就到了你手上。如果你用手摸了你的脸、鼻子、眼睛或嘴巴,病毒就可能进入你的身体内。
你有可能感染了2019冠状病毒而自己不知道。佩戴面罩可以防止你在打喷嚏、咳嗽或讲话时将含有病毒的飞沫喷到空气中。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可以防止人们吸入可能被感染者飞沫污染的空气。洗手可以预防接触病毒污染的表面而引起的感染。这种病毒可以很快在人群中间传播。虽然大部分人感染后会康复,目前已经有超过10万美国人死于2019冠状病毒病。因此,现在仍然需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这里提供的信息和链接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加利福利亚州和洛杉矶县公共卫生部门,以及其他公共卫生机构和研究人员,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教职员工及研究生搜集整理。UCLA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办公室为此项目提供支持。此页面更新于2020年6月15日。 若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CovidQx@ph.ucla.edu